一种旱地秸秆带状覆盖作物种植新技术 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是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科研团队主持研发的一种利用秸秆局部覆盖、抗旱保墒 的作物种植新技术,适宜于年降水250~550mm 的一年一熟雨养农业区采用。该技术分秸秆覆盖带和种植 带,两带相间排列。该技术可用于旱地小麦和马铃薯栽培。 一、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小麦种植技术 覆盖带和种植带宽度各约30~50cm,每种植带平作穴播或条播3~4行小麦。为了充分利用边行优 势,建议每种植带播种3行小麦,为方便操作,推荐采用以下方式:秸秆覆盖带与种植带共80cm,种植带播 种3行,行距为17cm,预留覆盖带宽度46cm。亩播量(包括覆盖带面积)与常规无覆盖露地条播相同,由于 有效播种面积减少,需要局部密植,行播量通常要高出常规露地条播50%左右。播种时预留覆盖带。出苗 后3叶期左右,将玉米整杆放置于预留覆盖带,一般亩用量4500株左右。秸秆带状覆盖可连续种植两茬小 麦。第一茬较当地露地种植早播5~7d。第一茬小麦需高茬收割,留茬高度10~20cm,第一茬收获后立即 用灭生性除草剂灭草。第二茬种植方法有两种:方法1:前茬收后将秸秆移换到前茬播种带,并将秸秆镶嵌 固定在留茬中间,覆盖带改为种植带,条播种植;方法2:前茬收后覆盖带保持不变,在原种植带留茬两边,继 续免耕硬茬穴播种植。两种播种方法的每带播种行数、行播量与第一茬相同。第二茬免耕播种前30d内, 结合秋季降雨撒施化肥,生育期间一般不再追肥。第二茬收割后,旋耕灭茬,同时将已经腐解程度较高的玉 米秆旋耕打碎还田。也可在第二茬小麦收割后继续保留秸秆,第三茬接茬带状覆盖种植马铃薯。 二、旱地秸秆带状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 秸秆覆盖带与马铃薯种植带各约60cm。每种植带播种2行马铃薯,密度3000~4000 株/亩,株距根 据密度确定。播种时播种带与覆盖带的两个边行各留5~8cm 左右间距,以防止影响出苗。播前准备工作 为:秋末深耕整地,结合耕作施足基肥,生育期不再追肥。耕作施肥后耱平土壤,覆盖玉米整杆。以全地面盖 严秸秆为度,秸秆用量约4000~4500 株/亩,具体用量依据当地秸秆长度和粗度确定。播前7~10d拨开 60cm 种植带,以提升地温,同时将播种带秸秆叠加于原覆盖带上。 三、秸秆带状覆盖的技术优点 (1)增产和保墒效果显著。经专家实产验收:2013年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产量247.4kg/亩,较露 地种植亩增产84.4kg,增 产 率51.8%,较 地 膜覆 盖 低5.4%;2014年同样地块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产量 361.3kg/亩,较露地亩增产97.5kg,增产率37.0%,较地膜覆盖低2.9%;2014年旱地秸秆带状覆盖种植 马铃薯产量为2167.7~2311.4kg/亩,较黑色地膜覆盖增产9.3%~16.9%,亩增产鲜薯196.4~313.5kg, 大中薯重率(商品率)增加14.7%~18.5%。测定冬小麦和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cm 土壤含水量,秸秆带 状覆盖一般高出露地1%~2%。(2)避免污染、生态安全。(3)培肥地力、提高降水入渗率;秸秆通过在地表 长时间的风化腐解,可轻易地被旋耕打碎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用养结合。(4)一次覆秆可 连续使用2a以上,节本省工高效、技术简单易操作。
上一条:禾豆间作消减豆科作物氮阻遏的作用机制 下一条:春小麦品种西旱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