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于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授权,1993年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授权,200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同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设立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作物保护(隶属植物保护学院)四个二级学科。2016年入选甘肃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学科拥有一批国家级以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如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材工程技术中心、甘肃省作物抗逆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中心和甘肃省节水工程中心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累计实验室面积10000余平米,科研设备仪器700余台(件),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徕卡荧光显微镜等50万元以上设备10余台,10万元以上设备100余台件,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另外,学科还拥有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定西市安定区)、黄羊镇教学实验农场(武威市)、秦王川油菜实践教学基地(永登县秦川镇)等3个独立产权教学实习基地、平凉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实践教学基地(平凉市灵台县)、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业教学研究基地(武威黄羊河农场)、校内“百草园”等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每年1000多名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实习和400-500名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以及100-130名硕博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43人。
序号
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专业特色
1
作物学(09010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立足西北,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持续高效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基本手段,致力于旱地与绿洲农作制、作物栽培与生态生理、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机械化耕作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开发。
2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内陆灌区自然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运用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选育优质、丰产、抗旱、抗病虫的作物种质材料和新品种。 围绕玉米、小麦、马铃薯和油菜等主要大田作物的育种问题,运用常规育种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技开展新品种选育,并在作物育种原理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性研究。
3
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0901z1)
以甘肃大宗栽培的当归、党参、甘草、黄芪、大黄、柴胡、菘蓝、黄芩、半夏、牛蒡等药用植物为主要对象,针对中药材生产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确立研究内容: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传统杂交育种进行良种选育;系统研究药用植物栽培理论和技术,建立规范化栽培标准操作规程(sop);系统研究采后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出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规范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下一条: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