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农学院17级植物科学与技术的王泽华,很有幸作为第四届“书香羲园”最美笔记代表做获奖感言,我的内心非常激动。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对发起这一活动的领导、老师以及幕后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向此次“最美笔记”评选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往今来,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毛主席奉行的便是“不动笔墨不看书”。他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毛主席每读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这就是毛主席的笔记;汉代路温舒在没钱买纸的情况下,选择在宽宽的蒲草上做笔记,终于谙熟《春秋》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宋代诗人梅尧臣,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每当读到佳句妙语,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然后投入小布袋中,做学问时,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或予以引用,或启发思维,终成一位出色的诗人;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10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而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树辍耕录》。这些名人志士的做法无不告诉着我们做笔记的重要性。
读书也好,学习也罢,勤做笔记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读书时每到精彩之处便会记住这优美的句子,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忘了,能想起来的就只剩了几个词,无法成句;亦或上课时老师讲了很重要的知识点,便赶紧找来一页不知从哪来的纸,慌忙地记下来,下课往书本里随意地一夹,等到要复习的时候却又找不到。曾经的我大抵是这样的,每每这种时候,就想“我当时记下这句话多好”或是“我有一本课堂笔记多好”。也恰逢学校施行“双六十”合格制,一本课堂笔记成了上课的标配。在深谙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之后,我便决定要好好做这本笔记。
那么如何才能记好一本课堂笔记呢?怎么记,记什么?
首先,要记好笔记,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很方便,老师们会上传课件供同学们学习,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打开课件,花几分钟提前了解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概构建一个笔记的框架,哪些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要了解,哪些是拓展知识等。重点内容详细记,了解内容大概记,有了这样一个的框架,就会有目的性地记笔记,而不是盲目地、囫囵地全抄课件;然后到了上课的时候就有了方向,记起来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去区分内容的主次,比如:红色是要重点理解并掌握的内容,蓝色是总结性的内容,绿色是老师举的典型例子以及分析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也便于后期的记忆;最后就是结合课件去整理,那些没来得及记的,老师拓展的新内容等。当一章内容讲完的时候,也要及时地进行整体的复习,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一章内容的知识框架,然后往里面添加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回忆填写,也可以根据笔记补足框架之后的详细内容。当然记笔记的最终目的就是记忆,需要阶段性,整体性的复习记忆,才会记得深刻。
有了课堂笔记,学习一门课程便如虎添翼,老师上课时的讲授,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再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把晦涩难懂的重难点部分搞清楚弄明白,反复加深记忆,相信学好这一门课程就变得简单了。
获奖,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也很感谢各位老师给与我的这份信任,我也会将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勤奋,更加努力!
上一条:农学院举行教学创新大赛 下一条:农学院一项目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